云南16州市2024成绩单:滇中大变局滇西很沉默_房地产应用_爱游戏最新版官方下载appakp-官网入口

成功案例

成功案例

云南16州市2024成绩单:滇中大变局滇西很沉默 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成功案例 > 房地产应用

时间: 2025-03-05 14:54:05 |   作者: 房地产应用

  全省固投同比下降7.7%,虽还是负增长,但降幅较前三季度收窄3.7个百分点。其中,交通投资下降13.0%,产业投资提高2.2%,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2.1%。

  工业经济结构持续优化。装备制造业、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.0%、17.7%,电子行业增加值增长22.0%,对规上工业增速贡献率达60.3%,硅光伏、绿色铝、新能源电池“新三样”合计对规上工业增速的贡献率达20.8%。

  首先是经济总量。2024年,昆明初步核算的GDP为8275.22亿元。这是继2021年突破7000亿后,昆明再次跨过新的“千亿级”台阶。

  再看增速。“十四五”前三年,昆明GDP增速分别为3.7%、3%、3.3%,2024年终于突破“3”区间,到了4%,比全省3.3%的增速高了0.7个百分点。

  这是昆明近10年来首次超过全省平均增速。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昆明经济提高速度从2021年的全省倒数,一下冲到全省前列。

  昆明这次还有一个亮点,就是对全省经济贡献率大幅度的提高: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达31.8%,对全省经济增量的贡献率达31.1%,呼应了昆明首位度30%的目标。

  其中,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的贡献率是2019年后重回全省第一,对全省经济总量的贡献率是2018年以来最高值。老大确是名副其实。

  经过努力,工业慢慢的变成了昆明经济稳步的增长的主引擎。昆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20年的0.9%提升到2024年的7%,差不多翻了7倍。工业对全省的贡献率从2020年的9.5%提高到2024年的59.4%,翻了6倍。

  2024年全市工业投资占全市固投比重,从“十三五”末的10.2%提升至26.3%。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39.5%,十年来首次超过了房地产投资。

  新兴起的产业发展提速。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比重从“十三五”末的14.9%提升至26.2%,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95%,电子信息制造占全省比重突破50%,生物医药制造占全省比重达到60%,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占全省95%以上,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是全省2倍。

  这必须要说一说磨憨了。2024年,昆明托管磨憨两年,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00亿元,是托管前6年总和的16倍。

  南坡国际产业示范园开园,中铁站前广场商业街开业,获批药材进口边境口岸、成功创建全国首个经世卫组织认可的国际卫生陆港。

  相继开行中欧、京滇、沪滇、粤滇、湘滇云贵澜湄线条国际货运班列,昆明安宁至泰国拉廊的“昆明陆港号”多式联运列车,开辟了经陆路联通印度洋出海口的新通道。

  过去要十几天海运的,现在中老铁路的开通,极大缩短了交货时间,彻底激活了整个东南亚,摆在国人餐桌上的榴莲就是很好的证明。

  说完昆明,该盘一盘滇中了。2024年,滇中五城的GDP增速排名为:红河、昆明、玉溪、楚雄、曲靖,有意思的是这个次序和去年正好是颠倒的。虽然总量的排位没发生变动,但滇中城市已在悄然发生着变化。

  5.2%红河的GDP增速高于全国,居全省第二、滇中第一;固定资产投资提高14.8%,全省第一;对全省经济稳步的增长贡献率跃居第二。这个成绩属实亮眼,各科目都表现不错,很是均衡。

  先说工业,2024年红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.4%,在滇中第二。其中低空经济产业很值得说一说,弥勒生产的“云雁”双座轻型运动飞机,成为西南地区唯一拥有100%自主知识产权、成功适航取证的运动类飞机。

  农业方面,2024年红河的水果、禽蛋产量和家禽出栏均居全省第一,还建成了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。

  文旅方面,2024年红河接待国内外旅游者9000万人次,旅游总花费首次破千亿元大关,均居滇中第二。

  另外口岸经济方面,红河(河口)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,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、货值增长36%、50%,均居全省第2。

  2024年应该是曲靖不想回忆的一年,GDP增速-0.9%,是全省唯一负增长的州市。

  从三次产业看,一产、三产均为正增长,分别为1%、3%,但二产增加值直接下降7.1%;从固投看,一产增长11.9%,二产下降34.4%,三产下降25.7%:工业明显拉垮。

  新兴产业上,虽然绿色硅光伏和新材料都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,但新能源电池还是下降了4.1%,再加上产业基数还不够雄厚,不能抵消整体工业的下滑趋势。

  消费依旧是玉溪的强项。去年,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7.8亿元,同比增长8.8%,全省第一。其中,商品零售、餐饮收入分别增长8.4%、10.3%。

  工业没那么乐观。全市规上工业涉及的30个行业大类中,12增18负,增速负多正少,稳增长压力不小。其中,黑色金属矿采选业、有色金属矿采选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传统主导行业持续低迷,医药制造业也由负转正。

  新兴产业持续发力。2024年,全市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,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0.0%、34.0%。

  楚雄去年GDP增速2.7%,低于全省0.5个百分点。可喜的是,GDP总量首次破2千亿大关。

  与曲靖类似,工业乏力对经济影响较大。二产出现下降,下降幅度0.2%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%。从主要行业看,受硅价下行影响,以绿色硅为代表的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4.6%,下拉规上工业增加值6.7个百分点。

  不过楚雄在绿色能源方面表现不错。全州去年发电量同比增长26.6%,增速比上年提高21.6个百分点。其中太阳能发电量增速最猛,同比增长214.1%。

  2千亿梯队新增成员不止楚雄,昭通和大理也闯进去了。而且昭通还超越大理,首次位居云南第六城。

  昭通2024年GDP总量2016.91亿元,以6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越大理,位居云南第六城,GDP增速4.6%,全省第四。

  昭通的主要动力也是工业,由传统的“电烟煤”向“硅铝磷”转变,目标是打造绿色硅铝、磷基及新能源电池材料两个千亿级产业。

  去年,中铝40万吨铝合金扁锭、合盛40万吨工业硅、新安化工15万吨工业硅等重点项目相继点火,一大批产业项目建成投产。这也让昭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立竿见影:同比增长7.5%,增速高于全省4.2个百分点,列全省第6。

  而且,与很多州市不同的是,建筑业在昭通的产业体系里,一直占据着较重的比例。去年,全市总产值达391.52亿,同比增长28.5%,增速列全省第2;建筑业增加值达313.31亿元,占全市GDP比重15.5%,贡献率40.3%。这一点和昭通的城镇化水平不高是呼应的。

  大理虽然也进入“2千亿”家族,但进步还是慢了点。2024年,大理增速2.5%,比2023年的2%进步了一点点。

  和昭通相比,大理的弱项依旧是工业。二产增速还是没起来,去年只有0.6%。其中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6%,较去年提高5.5个百分点。

  “新三样”还不错,新能源电池、硅光伏、绿色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.6%、168.4%和33.0%。但投资力度没有到达预期,固投和产业投资降幅虽然收窄,但依然同比下降24.6%和20.8%。

  当然,大理自有自己的优势点。去年来的游客就有1.1亿人次,旅游总花费达1700多亿元。这么大的流量池,是能好好规划做点事情的。大理还是很值得期待的。

  随着楚雄、昭通和大理这几个腰部城市踏入2千亿大关,文山成为千亿梯队的领头羊,而且是这次的增速冠军。2024年,文山GDP增长6.0%,超全国1.0个百分点、全省2.7个百分点。

  这主要得益于工业。文山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.6%、12%、3%,是全省唯一一个二产增速两位数的州市;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.5%,自去年一季度以来持续领跑全省。

  这里面的贡献最大的是绿色铝。电解铝和铝合金产能产量全省第一,综合产值突破800亿元。

  今年开年,文山又迎来一个“首次”:文山生产的113万只打火机出口巴基斯坦。以前只听说湖南、江浙一带出口打火机,现在文山也有这个能力了:文山的产业链正丰富起来。

  保山增速2.6%,是千亿团队中最慢的。和楚雄相似,受硅工业影响较大。产品方面,工业硅30万吨,增长2.6%,单晶硅4.80万吨,下降41.18%,绿色硅光伏产业园所在的隆阳区经济也仅增长0.9%。工业成绩自然不是很理想,二产同比下降0.1%,规上工业增加值下降3.7%。

  普洱比保山要好一点,增速3.1%。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.8%,重点行业增加值“七增三降”;固投资比上年下降9.3%,其中,交通投资下降16.6%,产业投资提高22.0%,占全市总投资比重达50.8%。

  经济增长3.7%,高于全省0.4个百分点;新质生产力发展提速,装备制造业增长173%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41.3%;清洁能源占比再增加,水力发电量、太阳能发电量分别增长10.5%、176.5%,清洁电力比重达98.6%。

  西双版纳的亮点在投资。全年固投同比增长8.8%,全省第三。其中,产业投资同比增长90.7%,占全部投资比重42.4%,农业、工业、旅游业和数字化的经济投资分别增长88.3%、67.4%、118.0%和171.9%。

  丽江这两年一直表现不错,4.7%的增速全省第三。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.5%,医药制造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、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以及电力、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四大主要行业均是增长状态。

  自2021年被丽江超越,德宏一直表现平平。去年,全州固投下降14.7%,社消增长2.5%,进出口额下降12.3%,三驾马车都不是很景气。迪庆增速0.4%,倒数第二,二产、三产都不是很好,分别增长1.0%、-0.2%。怒江增速4.5%,高于全省1.2个百分点,还是不错的,二产增速9.4%极为亮眼。

  “十四五”收官之年已经开启,王予波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2025年全省GDP增长目标5%左右,与去年目标保持一致。

请输入搜索关键字

确定